为啥农村老人说惊蛰要吃梨,惊蛰吃梨有什么好处呢?今天便是惊蛰节气了,虽说过了雨水节气,气温就会回升,雨水也会增多,但很多时候天气变化总会有一个渐进过程,而雨水和惊蛰节气一般相差15天,也就是雨水节气半月之后,这时人们才会感觉气温真正回暖了,雨水也会增多并伴有雷声,与此同时,你可以发现地上爬的虫子渐多,天上飞的蜜蜂也出来了,这其实都是预示着“春暖花开时”!
不过,由于惊蛰节气是初春的结束,仲春的开始,往往这时气候变化并不稳定,会有乍暖还寒、天气干燥或阴雨湿气重等特点,就会让人在此类环境中容易感冒、咳嗽、口干舌燥或引发皮肤湿疹等疾病,因而这时的饮食应该遵循“少酸多甘”的原则,一般会建议多吃一些味甘甜且富含钠、钙、镁、钾等营养成分的碱性食物。具体表现为:
甘甜碱性蔬菜:山药、马铃薯、冬瓜、西红柿、*瓜、萝卜、菠菜、豆类、茄子等新鲜蔬菜。甘甜碱性水果:大枣、梨、苹果、草莓、柿子、香蕉、葡萄等新鲜水果!
另外,这时也可以搭配一些奶制品、枇杷、百合、银耳、莲藕、麦冬、玉竹、*精、沙参等,可以起到健脾养胃、润肺等作用,对于适应春季飘忽不定的天气环境会有一定帮助吧!而题主这里说到民间会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我感觉会有两层含义:
第一种,是传统观念的美好寓意:远离害虫和疾病!因为“梨”与“离”谐音,而惊蛰节气是越冬昆虫苏醒、开始活动的时节,对于农户而言,农田里害虫从这时就会渐渐增多,往往会不利于农作物的返青生长,因而,过去农户在惊蛰节气吃梨,其实也是希望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会与害虫分离,希望这些田间害虫离自家农田远远的!另外,因为惊蛰过后,往往也是春季流感、咳嗽、皮肤病等高发季节,人们吃梨其实也是希望远离疾病的困扰!
第二种,春季多吃梨利于润肺止咳,避免患病。我们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在惊蛰节气前后,往往这时气温容易出现乍暖还寒或气候干燥等不良天气影响,尤其是像去年还出现了倒春寒天气,使得春季里人们感冒、咳嗽、肺炎等患者比较多,而吃梨却可以起到润肺健脾、止咳化痰、清热利湿、滋阴等作用,特别适合春季里常吃!另外,像梨这种甘甜的碱性水果,现在生活中还会有很多,不一定只吃梨,还可以吃苹果、柿子、香蕉等水果,都会有一定预防春季疾病效果!
不过,像“惊蛰吃梨”、“冬至吃饺子”等传统习俗,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再普通不过,即便平时都可以吃到,不一定非得等到特定节气这天才食用,另外,每个地区的气候环境会有差异,在生活习惯、个人饮食、传统习俗等方面会有地域特色,这点应该结合本地传统更为适合贴切一些!以上仅为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