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天,冬将至,相较于北方秋天的浓郁与直接,南国的秋要来得温吞了许多。
此时,武当山下,师傅的山,山野仍旧保持着硬朗的绿色。
唯在秋雨时,天地间染上的那层寒色,才令人后知后觉秋已造访。
野草略显脆弱,在经历了几番温差打磨后,微微泛起凛然的味道。
在师傅的山,另一种鲜香浓郁的味道正蓄势待发,这就是——火盆锅。
始于北京以北的山楂小院,如今“走南闯北”来到师傅的山。
虽然口味与食材有所改良,但在平凡的烟火气中却历久而弥新。
有别于北京以五花肉做汤底,因南方的秋冬远不及北方那样萧瑟寒冷,因而“清补”则更胜“肥厚之味”。
师傅的山火盆锅,以“鸡”为主要食材。
鸡肉特别甄选自武当山农家土鸡,饮丹江水,食山中谷物,自然长成,无添加任何激素。
火盆锅,最是讲究食材的本来味道。
孟夏时节,当地人有进山采食竹笋的习惯,而后晾晒成干,以便随时享用这大山的馈赠。
揉进了阳光精华的干笋,与鸡肉文火慢煨3个钟头,再以沙参、干桂圆、红枣、枸杞作加持。
好的食材也需好锅配!从山西到贵州,再从贵州到四川,餐饮蒋师傅跨越了小半个中国,最终寻到这一口传统手工黑砂锅。
先喝汤暖暖胃,靓!
再品一口鸡肉,嫩!
而后,在沸汤中涮一把时令蔬菜,鲜!
看似清简朴素,实则多重层次的美妙在舌尖与味蕾间绽放!
若口味较重,还可以蘸取秘制烧椒酱佐餐。
青、红线椒在锅中干焙至焦糊,切碎后只需简单烹调便成就了一碗鲜辣、油润的蘸料。
烧椒酱的“辣”虽不生猛,但也足以令胃口唤醒。
鸡肉、时蔬与醇厚的辣味交融在一起,畅快吃下,沁出微汗,叫人通体舒畅,直呼过瘾。
辣到极致时,“咕咚咕咚”喝上一大口纯手工熬制而成的有机山楂汁。
精选自北方的野生山楂,无需农人照料,生长全仰仗自然。每年入秋,管家大姐们开始采摘,再经一双巧手重塑出隐居乡里的这一网红饮品。
酸甜爽滑的口感柔柔地在唇齿之间将辣味冲淡,那是只有品尝过的人才能体味到的欢愉。
火盆锅与山楂汁,并不只是简单的舌尖滋味,也是隐居乡里走过的精神原乡。
三五好友,一家老小,围炉而坐,笑语晏晏。
炭火炙烤着黑砂锅,水分子“咕噜噜”地欢腾,热气腾腾的雾缭与管家大姐的热情,足以与户外的清冷相抗衡。
在师傅的山,秋冬的味蕾,是由火盆锅打开的!
1口锅,1只鸡,1盏汤,
11月1日暖心开锅!
来吧,一起到师傅的山寻味。
以一顿火盆锅,迎接岁序更替,回赠岁月以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