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寻根长城张明弘寻根长城收录于合集#小满1个#节气4个#二十四节气61个
《壬寅小满》张明弘绘于定慧精舍·日签款
今日·小满
年5月21日
农历壬寅年四月廿一
星期六
玉簪花传说:
王母娘娘的女儿向往自由,
想趁王母寿诞下凡游走一趟人间,
但没有实现。
于是取下簪子让其替自己下凡,
一年之后,
在簪子落下的地方便开出
洁白纯粹、清香怡人的花,
名叫“玉簪”。
黄庭坚还为它作过诗,
“宴罢瑶池阿母家,嫩惊飞上紫云车。
玉簪落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
物至小满。
在中国内地北方地区,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满”,
是籽粒的饱满,
是作物的成熟,
也是雨水的盈缺。
小满,
意味一切尚未到达顶点。
雨是四季万物的恩泽。
“小满不下,黄梅偏少。”
若雨水迟来,天暮岁晚,
“秧奔小满谷奔秋”。
这时候的雨对黍稷麦稻的成熟至关重要。
小满时雨水充足谷粒才能丰润。
鲜嫩的麦子汁水饱满,口味香甜。
小满时节祭车神,在传说中,
车神是一条白龙,
用鱼肉、香烛祭拜,
将白水泼入田中,
祝福水源涌旺。
年小满时节摄于陕西榆林·横山县·威武堡
小满自古与农事相连,
《清嘉录》记载:
“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
男耕女织的农耕时代,
蚕是古人眼中的“天物”,
因而有“祭蚕”的风俗,
把面粉制成茧,象征蚕茧丰收。
小满节气里,
“捻捻转儿(年年赚)”、油茶面、
吕祖(吕洞宾)诞、浣花日
都是民间人们祈愿
五谷丰登、四季平安的传统。
“清和入序殊无暑,
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面熟,
不放乘兴且徘徊。”
天气清和没有暑热,正像现在,
还总是春天般的微风拂面。
夏暑晚来,难免教人思念,
盼着感受夏意的心绪,
让温和凉爽的空气都不再那么珍贵。
繁华落尽见真淳,
不难理解,生命常是平淡,
所以人们总盼望四季变换得热烈。
小满未满,渐趋丰盛。
降价的酒、丰饶的茶、新磨的面,
生活大概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幸福与满足,
奔波劳累都只为了一个稻谷飘香的丰年。
小满低温阴雨,
俗称“五月寒”,又叫“小满寒”。
这个时节,
南方会出现连续三天以上的低温阴雨天。
夏风吹来,如北风寒冷。
冷风阴雨隔膜了夏天的热情,
为了黄淮、华北几近成熟的冬麦,
盼着绵雨、盼着微湿的清风。
生活何不从容?
酿酒煎茶,读书赏花。
缓慢的事都是好事——
长夏缓缓到来,
雨水渐渐撒开,
天南地北次第迎接四月过后日光的清辉。
小满就该如此吧,
不骄不躁,恰到好处,
轻柔舒缓,偶晴乍喜。
听别人说,晴朗的日子可以看得更远。
小小的幸福都是最珍贵的礼物,
像随开随落的桐花,
让年轻的季节满头白发,
那是大自然的婚纱,
是飘落人间的雪花。
一面盛开,一面纷纷落下,
生命匆促,
最难忘的未尝不是当下。
不要慌张,
夏季即将飘满四海。
夏天食苦。
夏日心火旺盛,
食苦味以解其火,
吃苦瓜、苦菜可清火祛毒。
《本草纲目》:(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
《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
若以声、色、味、触来理解时间的属性,
那么就容易理解天行有常、四时有灵。
春的本味是酸,夏的本味是苦,
秋的本味是辣,冬的本味是咸。
深谙当下的本质,
才能理解了生活,悟透了生命。
熬过苦夏才能换来一秋的凉爽,
操千曲而后晓声,
吃苦是对身心的修炼。
年小满时节摄于陕西榆林·横山县·怀远堡
小满期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
要举办祭祀以贺药王的生日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药王形象不同,
最著名的是唐代孙思邈,
著有《千金要方》,
宋徽宗封其为妙应真人)。
桑杏汤中浙贝宜,
沙参栀豉与梨皮,
干咳鼻燥身又热,
清宣凉润燥能医。
良药亦是苦。
《壬寅小满》张明弘绘于定慧精舍·壁纸款
theend
我们把这段旅程称为,就是想通过对长城的一路考察,走进长城历史,寻找那些遗失的传统长城文化根脉。去弘扬长城文化,重新认识和思考传统长城文化对于今天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您喜欢我们在长城路上的故事,欢迎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