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10月8日)寒露,属秋季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后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昼夜带寒意,愿君添衣。
寒露
太阳黄经
寒露时节,深秋已至。南方的炎热逐渐退场,北方的萧瑟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晨时凝结的露水,让山间的枫叶红了脸,让池边的芦苇低了头。凉风袭来,珠水扑簌簌地下落,又乘着金黄的梧桐叶飘着转儿,不愿片刻就让这秋意落幕。
夜晚的风越来越凉,黑夜正越拉越长。
落叶铺满路,凉爽秋日中,愿你少一分寂寥,多一分对生活的热忱。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丨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最后一批也迁往南方。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丨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而海边却突然出现很多壳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的蛤蜊,古人不解,以为是雀入大水变成了蛤蜊。
三候,菊有黄华丨华是花。当此时节,菊花遍地开放。
|寒露诗词|
《池上》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凉风习习,晨露清冷,兰花凋零,荷叶虽残破依然带绿的寥落景象,正在无声地诉说着寒露的到来。酒意初醒,如果这是真的,天地之间的变化真让人如梦初醒。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草黄叶落,冷露苍茫,秋天本就是充满着衰败与凋零之感。而今诗人却要在此情此景之下送别友人,天涯路远,浓浓的不舍也只能化在烈酒中,道一声珍重,来日再相逢。
《野有蔓草》
诗经国风郑风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田野郊外,草蔓露浓。一对青年男女不期而遇,情长意浓,自然结合,表现出内心的无限喜悦。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
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萍花渐老,
月露冷、梧叶飘黄。
遗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洒会,
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
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秋景萧疏,花老,梧叶黄,烟水茫茫,故人不见,悲秋伤离之感充盈心头;斜阳已尽,无人与我立黄昏,用孤雁哀鸣,来衬托自己的羁旅之苦和孤独怅惘,可谓妙合无垠,声情凄婉。
寒露习俗
斗蛐蛐儿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斗蛐蛐儿的高潮期。蛐蛐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准备冬衣,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秋钓边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有“秋钓边”之说。
赏菊喝菊花酒
寒露时节菊花普遍开放。某些地区赏菊花、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古称“长寿酒”,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寒露养生
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自然界万物敛藏,因此,处于寒露时节的深秋,养生要顺应四时规律,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提高身体的抗病御邪能力。在生活起居方面,建议大家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饮食多滋阴
天凉后,很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因此,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萝卜、银耳、百合、梨、荸荠、蜂蜜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沙参、生地、麦冬等中药汤剂。
穿着别露脚
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脚作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受凉容易招惹疾病,相当于给身体打开了一道引外邪入侵的大门。建议大家寒露后要做好脚部保暖,不要再穿露脚面的鞋子,也最好别露脚踝。
情绪莫焦虑
寒露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人们容易情绪低落,有些人甚至出现季节性抑郁。中医认为,易发怒、脾气暴躁、焦虑情绪都会大动肝火,对养阴不利。此时要学会潜藏情志,当出现紧张、激动、抑郁时,学会及时调整。可以吃些小米、莲子、桂圆肉等静心安神的食物;也可通过下棋读报、听音乐养花草等休闲活动转移注意力;午饭后还可以到户外走走,晒晒太阳。
原标题:《寒露: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