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诊治久咳的经验
TUhjnbcbe - 2025/1/3 20:45:00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42256_0.shtml

咳嗽是内科常见疾病,今整理久咳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一.治前重视三问一观

在诊断咳嗽的过程中,细心询问患者的胸痛情况至关重要。若咳嗽伴有胸痛不适,加之鼻燥咽干、舌干红、苔薄少津等症状,这通常是燥热伤肺或久病肺阴耗伤的体现,肺络失养所致。针对这种情况,治疗宜采取清肺润燥、养阴通络的方法,常用药材包括南北沙参、麦冬、橘络、郁金等,以滋养肺阴,缓解胸痛和咳嗽。另一方面,若咳嗽时胸肋引痛,或感到胀满不适,尤其在遇到情绪波动时更易发作,这往往是肝火犯肺,灼伤肺金的表现。治疗时,应以平肝降逆为主,旋覆花、桑白皮、生白芍、海蛤壳等药材为常用之选,以调和肝肺,平息咳嗽。此外,对于咳嗽伴有便秘的患者,因大便秘结导致腑中浊气上迫于肺,影响肺气的清肃下行。这种便秘多以痰热烁津、肠燥不润为特点。治疗时,常用瓜蒌仁、冬瓜仁、杏仁、火麻仁等润肠通便的药材,以通畅腑气,缓解咳嗽。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咳嗽患者会自觉咽喉部痒燥涩痛,咳嗽不止,直至咽喉痒感消失方罢,这种情况反复发作。这种咽痒咳嗽常见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咳嗽。其病机关键在于阴液不足,风燥之邪搏结于咽喉。治疗时,应润燥与疏散风邪并施,常以沙参麦冬汤加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马兜铃等药物,以润燥止痒,缓解咳嗽。在治疗咳嗽的过程中,还需密切观察患者是否伴有面目浮肿。面目浮肿的出现,通常与肺失宣肃、肺主皮毛失职有关。此时,车前草(子)成为必用之品。因肺为水之上源,用车前草(子)利水以通调水道,有助于改善肺的肃降功能。同时,《本草纲目》记载车前草(子)有协助排痰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亦证明该药能缓解支气管痉挛而止咳,为治疗咳嗽的良药。

二.治咳莫忘调畅气血

调理气机在咳嗽的治疗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五脏六腑的咳嗽,还是内伤外感的咳嗽,最终都会影响到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因此,在治疗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需要密切注意肺脏气机的调理。要使壅滞不宣的肺气得以宣发,让上逆的肺气恢复肃降的功能。在临床上,我们常常运用宣发、肃降作用的药物,使它们相互配合,以达到顺应肺脏气机的目的。比如麻黄与杏仁的配合,麻黄能宣肺散邪,杏仁则能肃肺止咳,二者相得益彰。还有枳壳与桔梗的配对,桔梗能行气排痰,枳壳则有理气降逆的功效,它们共同作用于肺脏,调和气机。此外,白前与前胡、紫菀与款冬花等药物配伍,同样能发挥出卓越的疗效。在组方时,我们特别重视清肃的作用,因此炙枇杷叶、桑白皮、旋覆花等药物常被广泛应用。同时,活血化瘀在治疗咳嗽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汇聚于肺,进行气体交换后再输布全身。当肺失宣肃时,气机不利,推动血行不畅,容易导致瘀血阻滞。此外,在咳嗽过程中,痰作为一个主要病理因素,阻于肺络也会促使瘀血的形成。因此,在治疗咳嗽时,我们常在方剂中加入地龙、当归、郁金、丹参等活血化瘀的药物。这些药物不仅能有助于痰邪的排出,更能调和气机,使百脉流畅,从而达到从本治咳的目的。这种综合调理的方法,既能解决咳嗽的表面症状,又能从根本上改善肺脏的功能,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诊治久咳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