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著名的中药材基地,种药材有百年历史了,一家一户种药材没有跟贩子的议价权,所以个别农民就下了血本往大发展规模,眼前晒药的地方是一个废弃的砖厂,平时扔着没人来没人管,可是你要是晒药,就得掏钱租地方。别人看你种这么多地,都以为你是个大老板,其实就是想着跟药贩子议价占个规模上的优势。
老板感叹规模大了,投入就更大,承包地每亩快上千了,种子化肥水费农药没有不涨价的,尤其是雇工成本跟三年前比,就翻了一番。真的是用不起呀,种药比种粮食费工五倍都不止。
老板说庆幸最费工的一个环节,撸沙参十来年就是这个价,一斤一块钱,这就是不变的官价。而且还不愁,人们都是上门来抢着干这活,虽然这活很脏,但是大人小孩,男人妇女老老少少都能干。
撸完的沙参,要进行晾晒,你看看沙参晒得满院子都是,晒沙参成本也很高,租人家地方,看面子没要多少钱,可是晒沙参的底托,就是好几万,种药这事比开工厂都难。
晒沙参,赶上不好的天气,刚刚晒出去,就可能遇上下雨,塑料布盖不过来,就得往一起集中,十来个人都忙不过来。
说起晒沙参,你还没又看洗沙参的过程,自来水肯定用不起,就得到河里去,村子里的河干了,还得往上游几十公里的地方,把一袋子一袋子的沙参扔到河里,穿上水靴使劲地踩,然后再湿漉漉地拉回来。
煮沙参,都没有那么大的锅,都得到五金厂专门定制大锅,烧煤都得成吨成吨往回拉。
煮出来的沙参,村里老少爷们不错,都给面子,虽然价格不高,他们黑天半夜趁着热气没散,就开始撸沙参。
凌晨两三点钟开始煮沙参,撸沙参,你看看一早晨就把这么多的撸好的沙参晾出去了,天气预报说是最近两天是晴天,老天爷还不错,挺开恩的,要不然真的折腾不起。
这些老少爷们,真的给力,撸沙参人家是尽心尽力,不糟蹋,一块钱一斤,实在是不容,可是我也不能破坏规矩,想着多给点,还真拿不出来,如果今年沙参涨价,就给老少爷们补贴点。
可是这么多年,什么都涨价,就是这药材价格不涨,还有落的趋势,你说咱这里是全国的药材基地,是镇里的名片,要是不种药材了,名片没了,药王庙的药王也不甘心,种药传统也不能丢了。
眼前的老少爷们都干了五六个小时了,坐在那里冷呵呵的,手都快撸肿了,我不容易,他们也不容易,本来很好的产业,种药谁都羡慕,现在怎么成了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