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温燥凉燥,如何区分如何辨证润
TUhjnbcbe - 2023/9/8 22:01:00

秋燥当令,日常注意不要被燥邪侵袭。如果出现了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要区分凉燥和温燥。

何为燥气?

燥气是中医「六气」中的一种,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也是秋季的主气,从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四个节气,皆为燥气当令。

燥邪为患有两大特点:

一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出现各种干涩的症状和体征,如:皮肤干涩皲裂、鼻干咽燥、口唇燥裂、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

二是燥易伤肺。很多有呼吸道疾病的病友们,一到秋天就特别难熬,最典型的如鼻炎、哮喘、老慢支等,在秋季容易出现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

温燥、凉燥如何区分?

燥气与夏季的预热结合,为温燥,一般发生于初秋。秋的凉气与燥邪结合,为凉燥,一般发生于深秋。

温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干咳少痰,皮肤及鼻咽干燥,口渴,心烦,尿黄短,舌苔薄黄或薄白而干,脉象浮数。

凉燥:恶寒重,发热多不明显,头痛,无汗,口干,鼻咽干燥,咳嗽痰稀,口不甚渴,舌苔薄白而干,脉象弦涩。

主要区别:

1、感受气候不同:外感西风多为凉燥;久旱无雨,秋阳暴烈,多为温燥。

2、主要症候区别:凉燥无汗,温燥少汗;凉燥恶寒重,温燥恶寒轻;温燥口渴甚,凉燥不甚渴。

3、地域区别:北方凉燥为主,南方温燥为主。

4、人群体质:阳虚怕冷,体质阴寒,感受燥邪后,多表现为凉燥;体质壮实、火气较旺,感受燥邪后,多表现为温燥。

辨证「润燥」,才能精准「除燥」

对于温燥,饮食养生侧重甘凉濡润、润肺生津。食疗推荐:四白露、沙参玉竹老鸭汤。

对于凉燥,养生侧重温润、补肾益肺。食疗推荐:芝麻甜杏茶。

也可以艾灸涌泉穴,温润、补肾、益肺。

还可以选择运动,推荐《道藏·玉轴经》所载秋季养生功法,即「秋季吐纳健身法」,对延年益寿有一定好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温燥凉燥,如何区分如何辨证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