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14.脾阳不足的孩子怎么食疗脾阳不足的孩子会有什么表现呢?症状:1.从舌头上来看,舌头淡白,舌苔上往往布满齿痕,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牙印。2.一动就出汗,气喘,四肢无力,少气懒言,不爱说话。3.大便溏泻,不成形。4.吃完饭就肚子胀,同时身体很容易浮肿。很多孩子反复感冒,这次感冒刚刚好,下次又犯了,让家长十分苦恼。这样的孩子,一定是脾胃之气不足导致的肺气不足,所以才不断感冒,陷入了恶性循环。此时,我们要阻止这种恶性循环,就要在孩子某次感冒刚好的时候开始补脾,让正气充足,然后才能阻止下次感冒的到来。给孩子补脾阳有什么方法呢?可以用八珍糕。八珍糕是明代外科大家陈实功发明的。他当时考虑到很多人的外伤总是不能愈合,分析是因为脾气不足导致的,于是发明此方。后来他发现这个方子对体虚的人也大有好处,开始大力推荐。再后来,清代宫廷里面的御医开始用这个方子给皇帝等人制作保健糕点,效果也非常好,乾隆皇帝就是常年服用此方的。配方:太子参、白术、炒白扁豆、芡实各3克,茯苓、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各9克。做法:1.把这些材料按照比例多买几份,研磨为细粉,搅匀后加入大米粉、糯米粉适量,蒸糕即可。2.如果觉得太复杂,将原配料加水,小火煮40分钟以上,煮开锅,然后稍微放入一点儿白糖。每天2次,每次1小杯。这个分量适合6岁以上的孩子,按这个比例,吃1周即可。叮嘱:具体服用的时候,可以找附近的中医帮忙参考一下。因为这道方子只是一个补脾的思路,而中医补脾的方法还有很多,当地的中医可以据此加减分量,开出最适合您孩子的方子来。制作八珍糕的原材料里,有几味药是补脾阳的,像白术、茯苓,但中医讲究的是从阴中生阳,所以方子里面还配了补脾阴的药物,比如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白扁豆、芡实,以平衡阴阳。八珍糕里用的茯苓和薏苡仁是为了把湿气祛掉,也是调脾的重要环节,因为湿气是脾最讨厌的,脾属土,土最厌恶湿气。那么什么东西能够祛湿呢?中医用的是茯苓,它是一种菌类,药店里卖的是切好的白色小方块,一点儿味道都没有,放进嘴里可以直接嚼。茯苓的皮祛湿的效果最强,把皮去掉后,将里面白色的肉质成分切成一块一块的,晒干了,就是茯苓。有人曾统计过,把所有能见到的中医方子全都输到电脑里去,然后看哪一味药出现的次数最多,结果排第一的是茯苓。这说明从古到今,中医都意识到茯苓的重要性。用茯苓以后,湿气祛掉,好多问题都解决了。最主要的一点,茯苓的性平,没有寒热的趋势。另外一个带点儿凉性的是薏苡仁,但祛湿的效果一般,所以用茯苓的时候会比较多。在给孩子补脾时,家长们要分清孩子是脾阴不足,还是脾阳不足,然后区别对待。对脾阴不足的孩子,用前面介绍过的饮料,一般服用几天就可以明显改善;(补脾阴的小方子。配方:山药、莲子肉、薏苡仁、麦冬、沙参、生地。)对脾阳不足的孩子,可以用八珍方来调养,食用几天,孩子的脾阳很快就能充足。15.孩子不需要任何保健品很多家长问我:是不是可以长期吃这些补脾的东西啊?反正也是药食同源之品。实际上,在孩子体内寒气祛除以后,可以给脾阳不足的孩子补点儿脾阳,但是不能长期补,为什么?这会让孩子身体过热的。而且如果长期滋补,身体知道有外援来帮助了,自己的免疫功能反而会退化,所以一般是在孩子感冒过后服用5帖就足够。药物的作用是在孩子的身体出现问题时帮助他渡过难关用的,之后就要靠锻炼和饮食来调理身体。家长们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很多家长自己判断孩子脾胃虚弱,就把这类补脾的方子当成保健品给孩子服用,这是万万不可的。孩子需要的是健康的、多样性的饮食,不是药方。前面我们讲的方子,一定是孩子确定脾虚才可以使用的。而且,这种脾虚不是家长自己判断的,一定是医生最终确诊后才可以使用。记住,正常的孩子,健康的饮食最重要,孩子不需要任何保健品。许尤佳教授的脾阴虚脾阳虚食疗处方
●1岁以下:
滋阴+顾护脾胃-三星麦冬汤
许尤佳·食疗方
三星麦冬汤(全年龄适用)
材料:麦芽10g,莱菔子10g,山楂3g,麦冬5g。
做法:
3岁以上,1碗半水煎至大半碗,配合素食服用;3岁以内,1碗半水煎成小半碗,喝时奶要冲稀,辅食清淡减量。
消化不好时,新三星汤+素食,2~3天;日常保消食导滞,健胃消积。健时,新三星汤+素食,1周1次。
功效: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适用年龄:药效温和,普遍适用。蚕豆病可服。
●1~3岁:
可以服三星麦冬汤;也可石斛、沙参、玉竹、枸杞、麦冬、百合等选一两种(5g)煮粥,只喝粥水不吃渣,每周2次。
●3岁以上:
生津益脾胃-益胃汤
许尤佳·食疗方
益胃汤
材料:沙参5g,玉竹5g,桔梗5g,麦冬5g,生地5g,瘦肉50g。
做法:材料下锅,加四碗水小火煲1小时,每周1~2次。
功效:滋阴生津,调和脾胃。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少量多次分服。2~3岁只喝少量汤不吃渣。蚕豆病可服。
注意:
阴虚宝宝更要注意不要熬夜,少吃零食或温燥、味辛的食物,避免刺激肠胃灼伤阴液。
脾阳虚调理方向:温阳补脾
●1岁以下:
注意科学喂养,用好小儿推拿(补脾经50下,揉捏大椎穴50下)。
●1~3岁:
脾阳虚外敷-许暖儿脐贴
许尤佳·外用方
许暖儿脐贴(外敷)
材料:丁香,肉桂,藿香(材料比例1:1:1)。
用法:材料清理杂质,打碎,揉成球状,每次睡前挖一小块敷在肚脐处,用外敷胶布固定,第二天摘除即可。每周外敷3~4晚。
功效:健脾养胃,温阳驱寒。
适用年龄:1岁以上对证外敷。蚕豆病可用。
许暖儿脐贴药效相对温和,1岁以上的孩子都能按照上面的说明对证使用。如果家长想要温阳的效果更快一些,也可以选择南怀瑾肚脐贴,注意控制好敷贴的时间。
●3岁以上:
肾脾阳虚-温阳暖胃方
许尤佳·食疗方
温阳暖胃方
材料:猪肚1个,*参10g,去核红枣2枚,春砂仁5g。
做法:材料下锅,加四碗水小火煲约40分钟,每周1次。
功效:温阳补气。适用于面色白、四肢不温、容易手冷脚冷、尿床、盗汗的孩子。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注意:
脾阳虚其实比较少见,多是平时吃了太多寒凉食物不自知导致的,比如雪糕、冷饮、凉茶、酸奶、香蕉、猕猴桃等,日常生活中就要戒掉。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什么是脾虚、积食、脾胃不和?给孩子调脾胃时一定要分清越来越多的小朋友有脾胃阴虚症,看脾阴虚和胃阴虚用药—徐景藩现代食品成分的改变,对人的体质的影响巨大,尤其会使儿童出现脾阴虚的疾病症状,那么,脾阴虚的孩子应该如何调理?-END-
往期推荐
什么是脾虚、积食、脾胃不和?给孩子调脾胃时一定要分清周天心老中医:小儿用药及养护的8大注意事项宋祚民老中医:小儿常见脉象说越来越多的小朋友有脾胃阴虚症,看脾阴虚和胃阴虚用药—徐景藩小儿脾胃病,有这些常用中成药孙瑾臣:治疗儿科疾病的“外用药”经验家长少给孩子吃奇特的东西,食其时,百骸理,做到非时不食,生病几率减少80%。宋祚民老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经验方药中:小儿用药需谨慎,把握分寸很重要口腔溃疡、上火的根源是什么?孙瑾臣:芦荟外治鼻衄起心动念,当为他人着想-第7集《小儿语》节要立身处世,从诚信做起-第8集《小儿语》节要知过能改,善莫大焉-第6集《小儿语》节要国医大师柴松岩:如何预防性早熟?这些食物别给孩子吃!孙瑾臣:治疗“儿科脾胃病”的临床用药经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