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对于广东人素来有“冬大过年”的说法。
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
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
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
补对这一天,健康一整年!
一起来了解一下!
每逢冬至,广东不少地方的人都有祭拜祖先的习俗。除了此之外,一般家庭亦蒸糕、做糍粑、汤圆等,并且要杀猪杀鸭,准备一顿丰盛的晚宴,庆祝一番。
老广冬至吃这些···烧腊
冬至这天,大多数岭南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腊肉腊肠等,谈笑风生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其中烧腊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
酿酒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为了这一天,客家主妇常挑个吉祥的日子,专门到集市添置酿酒的器具,把陈年的酒坛搬到溪流中,用**的细沙洗去污物,再让清凉的泉水反复冲洗,最后置放在阴凉处风干。
糯米饭
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粒粒”。广式糯米饭必定要有腊肉、腊肠等经典配料,这两样配料也是整锅糯米饭的灵*所在。
汤圆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说到吃,广东人绝对最在行。
但是也最怕····
冬至来了,皮肤特别容易干燥
然后喉咙痛、流鼻血、口腔溃疡
上火(热气)就跟着来了
针对这一大堆上火症状
计仔君又不想喝苦苦的凉茶
于是跟广东师奶学几招食疗降降火
冬天滋补一下刚刚好!
川贝母冰糖梨盅
图:摄图网
食材:雪梨2个、川贝母10g、冰糖40g、水适量。
功效:去肝火,治疗耳鸣、眼干、口苦口臭等。
枸杞猪肝菠菜粥
图:摄图网
食材:菠菜、猪肝、大米、枸杞、姜、盐、鸡精、香油、香葱、胡椒粉。
功效:去肺火,缓解咽干疼痛、咳嗽胸痛、干咳无痰等症状。
百合莲子大枣粥
图:摄图网
食材:泡发百合40g、莲子15g、大枣20g、糯米40g、大米60g、枸杞子10g。
功效:去心火,缓解口腔溃疡、失眠等。
银耳雪梨酒酿蛋
图:摄图网
食材:银耳40g、甜酒g、鸡蛋1个、雪梨1个、冰糖适量、枸杞适量。
功效:清燥润肺,化痰止咳,可益气、生津、活血、散结、消肿。
红薯圆子姜汤
图:摄图网
食材:红薯g、糯米粉g、红糖适量、姜适量、红枣适量。
功效:驱寒,通畅肠胃,防止便秘,利水排*。补虚益气,强生强肾,滋润肠胃。
蔬菜南瓜浓汤
图:摄图网
食材:胡萝卜50克、土豆克、洋葱40克、南瓜克、香芹30克、盐适量、鸡精适量、*油适量、咖喱粉1勺、黑胡椒粉0.5勺、鲜奶油适量、奶油白酱适量。
功效:适合儿童,南瓜可以保护胃粘膜,促进胆汁分泌,免受粗糙食品刺激,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五指毛桃淮山煲瘦肉
图:摄图网
食材:五指毛桃30克,淮山30克,蜜枣2粒,瘦肉克,盐适量。
功效:健脾益气、平肝明目、滋阴降火。
川贝雪梨猪肺汤
图:摄图网
食材:猪肺半个;川贝母15个;雪梨2个;盐适量。
功效:润肺化痰止咳。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稠,咯痰不易,咽干口渴。亦可用于上呼吸感染、支气管炎等属肺燥者。
鲫鱼豆腐汤
图:摄图网
食材:鲫鱼一条,豆腐克,*酒5克,葱花姜片各三克,白玉菇、盐少许,食油30克。
功效:清火气、调理气虚。
沙参玉竹薏仁猪脚筋汤
图:摄图网
食材:玉竹25克、沙参25克、薏仁10克、猪脚筋克、排骨克、生姜3片。
功效:健脾补肺,清热利湿、补脚力健筋骨,对皮肤粗糙,秋日干燥可常饮用。
桂圆淮杞羊肉汤
食材:杞子10克,淮山20克,桂圆30克,红枣10个,去核,羊肉克,生姜1块,拍扁,清水3升,盐适量。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来源:广东最生活、广州本地宝、接触广州,如有侵权请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