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的夏天,天气通常都很燥热,小孩子们都很盼望能喝上一碗清补凉,特别是盛上一碗清补凉放入冰箱里冷藏后,碗边还有凝结出来的水蒸气,拿着勺子把清补凉往嘴里一口一口的闷进去时,那种快感不亚于任何一种碳酸饮料。清补凉是糖水的一种,流行于中国广东、广西、海南、港澳等地。由于特别的消渴解暑,还被人们称为“舌尖上的清凉”,就连最会吃的诗人苏轼也把清补凉誉为“椰树之上采琼浆,捧来一碗白玉香”,足以看出清补凉在解暑神器中的地位。
虽然清补凉在岭南地区很受欢迎,但是在北方却很少出现这种食物。这主要与岭南地区闷热的气候环境有关。而且清补凉的出现还有一段历史故事。秦始皇统一中原后,开始着手开拓疆地,而那时的岭南地区还属于百越之地,于是秦始皇于公元前年派兵平定岭南地区。但秦始皇派来的士兵大多来自于中原地区,长途跋涉来到岭南这个高温湿热的地区作战时,士兵便纷纷水土不服,战事也是节节败退。看到士兵都萎靡不振的样子时,将帅赵佗和军医们讲究出一种药膳,以薏米、莲子、淮山、百合等药材熬成可以食用的粥,士兵们服用后,缓解暑气和迅速恢复元气,战斗力也大幅提升,因此而得名为“清补凉”,而后清补凉在岭南地区开始流传开来,两千多年来仍受到人们的喜爱。但这么好吃的清补凉怎么做呢,其实做法也很简单,以广东清补凉为例。
准备食材:玉竹、百合、山药、北沙参、白莲子、枸杞子、薏米、红枣、冰糖。
步骤:1.将食材清洗干净,沥干。
2.锅里加入清水,烧开后,放入清洗后的食材,大火煮15分钟。
3.加入冰糖,小火熬煮30分钟。
如果有的小伙伴喜欢吃冰镇清补凉,可以把晾凉的清补凉放入冰箱,冷冻几个小时后再乘出来食用,这样就能享受到冰爽的口感。
上面是我介绍的广东清补凉,而在其他地区清补凉稍有差异,例如广西清补凉更类似于一种水果什锦,里面有西瓜、玻璃、绿豆等。而海南清补凉用料比较足,有十几中原材料,还添有椰子肉、椰汁等本土改良,吃起来比较口感比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