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6088710.html往事如烟,一些陈年往事清淅地记了大半辈子,却忽然在花甲之年后忘得一干而净,怎么想也记不清了。唯有小时候那些赶年集的印象却是怎么忘也忘不了。
庙子集,逢三八,是我们这一带方圆几十里最大的集市。它位于益都,淄川,临淄三县交界地。处在淄河,仁河两河相汇的冲击河床上。这里空间广阔,交通便利。周边分布着稠密的村庄。北方有五南术(南术中,南术南,南术北,南术东,南术西),三店子(上店子,下店子,梨园店子),两毛峪(里毛峪,外毛峪),一台子(姚家台),还有张家坡子四刘征(南刘,北刘,西刘,东刘)。人口两万有余。正南方淄河两岸村庄众多,再加西五村(葫芦台,土湾,蓼坞,东西二井),东两溜(上下张溜四村,北峪溜六村)也有两万人之多。东南七庄(小牟,大牟,殷公井,曹家庄,滴水崖,唐北峪,崖坡)以及正东牛角岭前后溜,各有几十个沿途村庄也有两万人之多。东南龙山峪溜及杨集溜大部分村都来赶这个年集。这部分人即使不算上,这一圈算下来五六万人也绰绰有余。按每个村五六个人来一个人赶集,也有一万人。还有近在咫尺的黑旺铁矿这样一个三四千人的大矿山,赶年集的人之多也是非同小可。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庙子集在当时是当之无愧的万人大集。年集上摆岀的年货,可以说用天量级标准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除了当地生产的鲜肉活禽,干鲜果菜,土特产品外,也有不少外部产品输入。主要有临淄益都平原地上产的冬储大白菜,芹菜,水萝卜等蔬菜,再就是产自广饶一带的烟花爆竹。还有来自博兴小清河沿岸的柳编草编产品。也有来自寿光羊角沟的海带咸鱼,虾皮虾酱等海产品。至于潍县杨柳青的木版年画,莱芜口子的生姜大麻,尽管隔山隔水,走州过县,每年的年集上还是摆上了显眼的摊位。尽管那个时候人们的购买力都很弱,但集上的年货却是丰富多彩,应有尽有。尽管无法享受到这些美口的食物,那能够看一看也是当时山里小孩子的一种最大的欲望和幸福。
我那时候每年都跟着哥哥去赶年集,每当这时,心里那个高兴,真是无法形容。往往是一路崩跳沿着淄河滩向北奔去。当走到朱崖村南头时,就会听到庙子西山上反射岀的密集爆竹声以及淄河滩上空那团团闪光。这时心里就开始激动起来了,自然就想加快前进的步阀。但无奈的是,这时赶集的人已经汇集成了两三路纵队的人流。推车的挑担的,怀里惴着小孩的女人,拄着棍子一瘸一捌的老人。人流拥挤,无法超越。只见淄河两岸多条路上都是黑压压的人流。一种百川归海的动人景象立时呈现在眼前。过了朱崖村北,路上又隔三差五的跪着一个个身披破麻袋片子的叫花子(当时称之为叫街的),象告御告的一样拦着路人哭天号地,叩头乞讨。只见他们衣不蔽体,蓬头垢面。头叩得鲜血淋漓,非常凄惨。好的是,有些有备而来的长者向他们扔些红蜀黍煎饼之类。他们才让路人过去。当顺着人流当来到仁河边时,极目向西望去,整个河滩全是人的海洋。人声鼎沸,如波如潮。路两边货架上挂满了红红绿绿的小商品。玩具,帽子,手套,袜子围巾等等,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家俱市里抬眼望去,雪白一片,白茬子桌椅厨几,应有尽有。那挂满猪肉的架子摆岀老长老长。那散发着香味的熟肉案子,一盆一盆的猪头肉,牛羊下脚肉,冒着热气,引得人忍不住地咽唾沫。咸鱼案子上,叫不上名的鱼,一堆一堆地,肉乎乎地,散发着特有们香味。雪白的虾皮,红彤彤的虾酱,引得人们的胃里咕咕叫。大集从东向西围着庙子村再向北伸展平去,足有二里多路。村西那长长的马车队,只听着hou啊hou的口音,这些无疑是临淄的卖菜的。山区不产白菜等越冬蔬菜,过年用菜全靠这些大车运进。他们是大集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河滩上被挤得一摊难求的时候。庙子村里的大街小巷同样是人满为患。在一条偏僻的小胡同里,听着怎啊怎啊的口音,就知道这是杨集溜里的卖地蛋的。杨集属于仁河流域,山高岭长,后荫地多,十分适合土豆生长,种出来的土豆品相好看,面香好吃。是春节待客的上好菜肴。因此家家种土豆,是当地一大特产,每年年集都有大量的土豆上市。那些体形均匀,闪着光泽的土豆,尽管在这背街小巷,还是有大量的买主风涌而至,不到晌午就被抢购一空。最风光的市场要数村南头那条东西街,这里是最具山区特色的活畜市场和野生动植物市场。鸡,鸭,鹅,兔。品种齐全,数量丰盈。野兔野獾,狐狸山猫,死的活的都有。野鸡恨虎(一种形似猫头鹰的大鸟)也有出售。金针木耳,灵芝山药。丹参,沙参,苦参。柴葫,防风,蝎子,千奇百怪,应有尽有。那些压杀街的柿饼,柿块子,大枣软枣,核桃甜杏仁,一眼难看到尽头。这是专门为北乡卖菜的准备的回头货。当年的年关大集,太完美。岁月沧桑,人事两非。再也看不到当年的年关大集了,太想念了。
作者简介: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