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植物酷似黄精,李时珍说久服去面黑,驻颜 [复制链接]

1#
治疗皮肤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ft/

这植物,酷似黄精,李时珍说:“久服去面黑,驻颜润肤,好颜色,润泽”

唐代有一个宫女,因不堪忍受皇帝的蹂躏逃出皇宫,躲入深山老林之中。无食充饥,便采玉竹为食,久而久之,身体轻盈如燕,皮肤光洁似玉。后来宫女与一猎人相遇,结庐深山,生儿育女,到60岁才与丈夫子女回到家乡。家乡父老见她依然是当年入宫时的青春容貌,惊叹不已。

玉竹,别称玉参、甜草根、尾参、地管子、铃铛菜、葳蕤等,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全国各地,常生长在丘陵山坡、林下草地、道路旁偏阴环境处,有野生也有栽培,根茎横走,肉质,黄白色,密生多数须根。入药部分是其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

《本草经集注》有云:“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故有玉竹之名。玉竹根茎呈长圆柱形,略扁,颜色为淡黄色或黄白色,很少有分支,好的玉竹特别的清脆,容易折断,而且断面很清晰,有明显的轮廓在上面。闻起来没有什么味道,放在嘴里咀嚼,可以尝到淡淡的甜味,还有发粘的感觉。常常与同科同属的黄精使人容易混洧。

玉竹与黄精的区别,理论上讲,黄精的根茎更粗壮些,花更多些,故又有别名叫“多花黄精”,但与植物学上的“多花黄精”是同名异物,实际上是模糊标准,什么叫“粗壮”,什么叫“多”?为此《中国植物志》给了较标准的解释:玉竹花序具1-2朵花;黄精花序具5-12朵花。但问题又来了,两种植物的花朵数有交叉,如果某株的花是3朵或4朵的话,那它是玉竹还是黄精呢?还有,如果不是花期怎么办?不过从中药学的角度来说,倒不是大问题,因为玉竹与黄精的功效基本相同,《新编中药志》载,黄精在东北以及华北部分地区当玉竹用,叫大玉竹,反之,部分地区又当黄精用。

传统医学中认为中药玉竹性平而微寒,味甘,能入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生津养胃之功效,其名声要比黄精好,古人称玉竹平补而润,兼有除风热作用,故能驻颜润肤、祛病延年。适用于治疗肺阴受伤,肺燥咳嗽,干咳少痰,以及胃热炽盛,津伤口渴,消食易饥等症。本经记载:主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好颜色,润泽。常与沙参、麦冬、天冬等配伍同用。

中医古籍中多不用“玉竹”之名,而称之为“女萎”或“萎蕤”,《三国志》中叫它“青黏”,李时珍对它称赞有加,说:“萎蕤,性平味甘,柔润可食。故朱肱《南阳活人书》治风温自汗身重,痁疟及一切不足之症,用代参芪,不寒不燥,大有殊功。不止于去风热湿毒而已,此昔人所未阐者也。时珍显然言过其实,还是陈士铎来得客观,《本草新编》说:“人参、萎蕤焉可同日而论。人参有近功,更有后力,岂萎蕤之可比。惟是萎蕤功缓,久服实有奇效。中风痿证,人参为调理之药,殊有益耳。”“萎蕤补阴,必得人参补阳,则阴阳有既济之妙,而所收之功用实奇。故中风之症,萎蕤与人参并服,必无痿废之忧;惊狂之病,萎蕤与人参同饮,断少死亡之痛。盖人参得萎蕤而益力,萎蕤得人参而鼓勇也。”

关于玉竹就介绍到这了,你认识了吗?这植物长得酷似黄精,但比黄精要好,请你识别好,若长在你家山坡,是福气。“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留言与转发,才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